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004年推出了包括电子客票、通用自助值机、二维条码登机牌、电子货运及RFAD(射频A/D控制信息定时发送器)共5项内容在内的“简化商务”计划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“简化商务”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。详细情况请听本台记者王丽楠的报道:
对老百姓来说,网上订票、自助值机、领取登机牌、托运行李,直至安检、登机,这一整套方便快捷的登机流程早已习以为常,但在享用优质服务的同时却很少有人知道,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(简称“中国航信”)的技术支撑,中国航信也因此被誉为“中国民航健康运行的神经”。
为了使旅客出行更方便,进一步提升国内民航业的经营水平,中国航信响应中国民航局的倡导,于2001年在中国推出了电子客票,掀起了一场民航信息的大变革。2008年,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了100%的中性电子客票普及率,成为全世界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。中国航信总经理肖殷洪表示:“我们中国在全球应该是第一个100%实现电子票的国家。电子客票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便捷性,所有的旅客都可以通过高科技的手段,比如网络、电话等购买机票,不用亲自去售票点;第二,由于有了电子客票,强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中国民航的电子商务发展。”
自2008年中国实现100%电子客票普及率以来,仅2009年就为中国民航节约成本近40亿元人民币,同时大大缩短了航空公司的结算周期。
正如肖殷洪所说,电子客票的出现为航空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。中国航信于2006年初在中国率先开始研发面向旅客的自助服务产品,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网络售票、自助值机、网上值机和手机值机、二代身份证快速通关等等一系列多渠道自助直接服务产品投入使用,民航旅客出行更加便捷。
作为“简化商务”的重要环节,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广手机值机。2008年12月,手机值机服务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试投产。2009年5月,中国航信进一步在北京首都机场实施了手机值机产品,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登机。但肖殷洪也表示,任何一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一个梳理和适应的过程,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:“第一,整个流程的改变,这个流程包括定票环节、到值机环节、最终到报销环节,都会受到影响。这些流程都要重新去梳理,而这个流程梳理又涉及到方方面面,有航空公司、代理人、机场、安检,如果国际的还有海关,流程的研讨很费时间。在保证安全、保证服务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,怎么能接受新的技术?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。其次,就是旅客的心理接受程度。任何新的东西都有一个接受过程,大家都理解了、支持了,这样新技术才能得到一个推广。”
无论是电子客票、二维条码等技术的应用,还是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、适应中国机场软硬件环境的旅客离港业务处理系统,中国航信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。中国航信总经理肖殷洪表示:“我们中国民航所使用的电子客票、自助值机等技术,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。从技术投入来说,中国航信作为中国民航的信息提供商,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。从电子客票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在技术方面进行投入。我们大概有四、五十人这么多年一直在关注、跟踪世界最新标准、最新技术。”
截至目前,中国航信旅客自助服务产品已累计支持中国30家航空公司、149家海内外机场。自助柜机产品遍布中国、德国、加拿大、瑞典、日本、香港等6个国家和地区。仅2011年,旅客自助服务产品在中国日均处理旅客量就超过11万,平均每年为社会节约成本上亿元人民币。
(本文来源:国际在线)